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種類及應用
> LB膜分析儀-α-短螺旋抗菌肽對癌細胞選擇性及其抗癌作用的分子機制:摘要、介紹、材料和方法
> 生物降解過程中對于表面活性劑AS、AE的表面活性以及水生生物毒性的性能的關系——結論、致謝!
> 水分子與磷脂分子作用力重建:摘要、介紹、方法
> 高分子溶液黏度對表面活性劑表面張力的影響研究
> 水力空化:原糖溶液表面張力測定測定方法
> 水和乙二醇-水混合體系中的離子液體-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混合膠束自聚焦-電導法 表面張力法和光譜研究法—
> 五種表面張力的測量方法 | 常用
> 做完核酸檢測身體變磁鐵?實則是身體出汗造成摩擦力和表面張力增加
> 我終于能夠準確地測量高粘度涂料的表面張力
推薦新聞Info
-
> 明確巖心孔喉大小及分布,構建低滲透油藏CO2驅開發全過程動態預測模型(二)
> 明確巖心孔喉大小及分布,構建低滲透油藏CO2驅開發全過程動態預測模型(一)
> ?序列結構決定性能:深度解析陽離子聚丙烯酸酯浮選劑的構效關系及表征關鍵
> 酯化度與分子質量對果膠乳化性能、聚集體結構、界面性質的影響規律(三)
> 酯化度與分子質量對果膠乳化性能、聚集體結構、界面性質的影響規律(二)
> 酯化度與分子質量對果膠乳化性能、聚集體結構、界面性質的影響規律(一)
> 反離子鹽KBr濃度對酰胺基陽離子Gemini表面活性劑的表/界面活性的影響(三)
> 基于孔溶液表面張力和黏度測試揭示增稠劑對流變參數和氣泡結構的影響機制(二)
> 基于孔溶液表面張力和黏度測試揭示增稠劑對流變參數和氣泡結構的影響機制(一)
> 反離子鹽KBr濃度對酰胺基陽離子Gemini表面活性劑的表/界面活性的影響(二)
溶液表面張力測定經典方法——?最大氣泡壓力法改進方案
來源:大學化學 瀏覽 2972 次 發布時間:2023-05-29
最大氣泡壓力法是大學物理化學實驗中測定溶液表面張力的一個經典方法。由于最大泡壓法測定溶液表面張力實驗裝置較為簡單,也易于理解其原理,且不用測定液體密度ρ和接觸角θ,因而成為測定溶液表面張力的一個基本物理化學實驗。下面介紹實驗存在問題與改進方法。
1.1主要儀器與試劑
主要儀器:DP-AW-I型表面張力實驗裝置,南京桑力電子設備廠;CH1006型超級恒溫槽,上海恒平科技儀器有限公司。
主要試劑:正丁醇,無水乙醇,均為分析純,天津光復試劑有限公司。
1.2存在問題
實驗改進主要以濃度、溫度、物質等分別作為變量,進行正交實驗,從而得到較為符合常理的實驗結果。導致實驗存在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如下:
(1)在低濃度下,偏差可能來自于體積小時的量取誤差;在高濃度時,誤差則可能是來源于實驗是以易揮發的乙醇及正丁醇為研究對象,濃度增大,溶液的揮發性增大;最后,在配制溶液時,溫度不可能完全一樣,導致試劑密度變化,因而帶來誤差。
(2)實驗所用的樣品管為套管試管,內管放置待測液,外管則是由橡膠管而來的恒溫水,用于營造恒溫環境。一般情況下為保證實驗儀器的穩定及整潔,恒溫水槽及樣品管距離較遠,橡膠管較長,恒溫水到外管時水溫有微小變化,從而造成實驗誤差。
1.3改進
(1)濃度:為保證濃度的準確:①由于待測溶液濃度極稀,可采用等體積滴定方法;②每測完一組都洗凈毛細管,再用待測液潤洗吹干后進行測定;③先配制一系列標準溶液,精準測定其折光率后得出工作曲線,再由此確定實驗溶液濃度。本實驗選擇配制一系列濃度溶液,在每次實驗時,都進行潤洗操作,減小由于濃度的不準確而帶來的誤差。
(2)溫度:溫度是實驗結果是否準確的關鍵影響因素。改進溫度的方法有:①將待測液置于支管燒瓶內,再將支管燒瓶直接置于恒溫水浴槽內;②盡量縮短橡膠管長度或選擇保溫性較好的橡膠管。本實驗采取了保溫性較好的橡膠管,并設置了25°C和30°C兩個溫度,有效降低了結果的偶然性。裝置如圖1所示。
圖1表面張力實驗裝置圖
(3)物質:本實驗采用了正丁醇和乙醇為實驗對象,進行多次實驗,降低了實驗結果的偶然性。正丁醇和乙醇屬于短鏈烷基醇類(碳鏈長度小于8),隨著濃度的增加,表面張力下降,但不呈完美的線性關系。且在接近溶解度時,由于其密度小于水,達不到完全溶解,造成測量失準,因此對高濃度的溶液存在測量偏差。
(5)其他:①將表面張力儀樣品管所連接的毛細管外部加設一個可旋動的活塞,可以通過旋轉毛細管外部的旋鈕來調節毛細管高度,進而靈活方便地調節毛細管與液面的相切;②將橡膠塞改為磨口玻璃塞,保證密封性,且可以使毛細管與液面保持垂直,從而減少用橡膠塞固定毛細管所引起的誤差。





